冯玉株沈时雨全文最新章节正版小说免费阅读

2025-07-23 04:02:06阅读量:17 字体:

冯玉株沈时雨是著名作者侠名小说里面的主人公,书中的那男主冯玉株沈时雨如磐石般坚定,女主的豁然与可爱,温暖而不失俏皮。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!新帝喜欢我娘。他明里暗里暗示我爹,想到我家「做客」。我父亲多年碌碌无为,出头无望。那一天,他老泪纵横跪在母亲面前,卑微求她:「只需和圣上见一面就好,就一次,箬儿,我发誓……」母亲含泪答应了他。可明明说好就一次,可年轻的圣上,却来了国安府一次又一次。每一次,都要餍足整晚,然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。而我父亲,从此平步青云,成了权臣,只手遮天。两年后,我亲眼看到父亲对母亲下了毒,把她残缺的尸体扔到了乱葬岗。母亲临死前拼了命地护下我,命我终身不得回京,逃得越远越好。可我却忤逆了她。八年后,新晋状元的貌美妻子洛神静态,艳绝京城。敕封礼的前夜,状元郎跪在我面前,卑微求我:「玉株,只需和圣上见一面就好,就一次……玉株,求你。」我捂唇,阴阴柔笑:「好啊。」

冯玉株沈时雨全文最新章节正版小说免费阅读

《新帝的爱慕》 第2章 免费试读

百官家眷纷纷献上歌舞,一时之间,整个御花园丝竹阵阵,好不热闹。

轮到我时,我姗姗上台。

文武百官齐齐看我,包括高座上的帝王。

帝王眸光灼灼,一眼不眨,眼中的震惊和惊艳毫不遮掩。

我对着高座上的帝王盈盈一拜,悦耳柔温的丝竹声如流水般倾泻响起。

我手握绿枝,身上的绿底鼓花裙随着动作舞动摇摆,就像春日林中由莺鸟化作的精魅。

翘袖绕繁枝,长袖若华烟。

帝王目不转睛地看着我,眸光逐渐幽深。

八年过去,当年才二十岁的帝王,如今看上去沉稳了很多。

眼前这张俊美成熟的脸,依稀与八年前的青涩面容相互交叠,恍惚间,我像是回到了曾当年——

我母亲名叫赵阿苑,因为家中贫寒,被母家卖给人牙子,辗转入了赵王府。

那一年的陆诤还不是帝王,只是个才五岁的小世子。

我母亲足足比他大了十岁,成了他的贴身侍姐。

为了照顾好小世子,我母亲几近殚精竭虑。

小世子的母亲早亡,赵王后宅纳了一堆妾室,莺莺燕燕们围着他转,却不过是想利用他讨好赵王。

赵王率兵出征时,宠姬阮发现自己怀孕后,竟用春猎的名义,实则把他锁在了暗室里。

彼时整个赵王府,宠姬阮只手遮天,是母亲冒着打死的危险,冲入暗室陪在他身边。

她将害怕发抖的小世子搂在怀中,在暗室中陪了他五日五夜,又将怀中私藏的干饼与他分食。

直到五日后的傍晚,宠姬阮才傲慢地姗姗来迟,打开了暗室的门。

却发现小世子非但没有死,身边还有个侍女在陪着他。

宠姬阮大怒,要将母亲当场杖毙,幸亏宫中已经听到了风声,赵王的母妃赵贵妃亲自出宫,及时赶到主持了正局。

赵贵妃将宠姬阮软禁,派了大内侍卫保护小世子,又将我母亲封为女官,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照顾小世子。

从那之后。

在小世子的五岁到十二岁,我母亲几乎和他相依为命,形影不离。

大概是因为母亲救了他的性命,又或者是我母亲给了他母亲般的深邃的爱,自幼丧母的小世子,他对我母亲产生的依恋,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。

只要母亲离开他超过两个时辰,他就会发了疯了般地四处寻找。

不管母亲是在沐浴,是在用膳,哪怕是如厕,他都不愿意离开半步。

可小世子已经十二岁了,已经是个小大人了。

而我母亲,也已经二十二岁了,已经是个老姑娘了。

可小世子,却迟迟不肯放我母亲离开,哪怕当年签的卖身契早已到期,他却始终不肯让我母亲出嫁。

半年后,世子十三岁。

那个夜里,他不知做了个什么梦,翌日清晨,亵裤上有了一滩暧昧不明的痕迹。

他躺在床上,红着脸声音暗哑地让母亲帮他更衣。

母亲走近他身边,却见他袒露着衣衫,露着已显精壮的胸膛。

当年憨态可掬的孩子,如今成了带有侵略性的少年,他一双凤眸眸光深深,意味不明地紧紧盯着母亲。

母亲莫名不安,小声道:「奴婢替您更衣。」

话音未落,却被世子拉入怀中。

他的身高不知何时早已可以轻松笼罩她,此时这般不像孩子对长辈的依赖,更像是男子在占有心仪的女子。

他将她轻松压在身下,却依旧用故作天真的语气对她说话:

「阿箬,我昨夜梦到与你做了很有趣的事,舒服得紧……」

母亲心底一沉,她几乎毫不留情地用力推开他,她的眉目从未如此怒色:「殿下,您长大了,不再是孩子了,不能再这般与我亲近!」

可她的挣扎却丝毫无用,反而让他压得更紧。

少年陆诤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与他父亲楚王全然相似的模样,他捏住她的下巴,作势想要亲吻。

母亲几乎是下意识掌掴了他。

重重的巴掌印,落在他的脸上,浮现出清晰可见的五道指痕。

母亲狼狈地起身跪地,浑身颤抖,可少年陆诤却弯起眼来,伸手抚过自己火辣辣的脸颊,低笑道:「阿箬,我真的好喜欢你啊。」

「除了你,再也没有人会这样对我了。」

母亲不敢置信地看着他,几近落荒而逃。

当日傍晚,赵贵妃将母亲召入宫中。

母亲跪在赵贵妃前,求赵贵妃放自己离开。

赵贵妃看着母亲下跪的身影,眸光起起伏伏,直到半个时辰后,才缓缓开口:「赵王是所有皇子中军功最显赫的,圣上如今已愈衰老,龙体不安,你该知道,小世子日后是如何的贵胄前程。」

我母亲自然知道。

她便是知道,所以十分清楚,自己若是再不走,便真的要死在赵王府了。

赵贵妃傲慢道:「罢了,你如今老大不小,对诤儿也算尽职尽责,我便将你赐婚给这次科举中新晋的进士吧,也不算委屈了你。」

赵贵妃轻飘飘的一句话,便定下了母亲与父亲的婚事。

婚事仓促,五日后,母亲一顶小轿,便抬进了父亲的府宅。

我父亲乃是刚考上科举的新晋进士,婚后不出月余,便被一?ü?道圣旨,指派到了边远钦州,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。

至此,我母亲应当是再也没有机会,与京中的世子陆诤见面了。

第二年的时候,京中传来消息,老皇帝驾崩,将皇位传给了赵王。

这一年,母亲才刚生下了我,我母亲正虚弱地坐月子,父亲亲自一口一口给她喂下参汤。

父亲说,这参乃是难得的珍品,是个京中的一个富商将这参送到他的府衙的,他都没来得及和对方说声谢谢呢。

又过了两年,京城又传来了消息,赵王亲自率兵出征时,误中了敌军埋伏,驾崩在了回京的途中。

赵王死得突然,还没有来得及立下太子。

他膝下的几个皇子据说为了皇位争得厉害,但仍旧抵不过最被赵王宠爱的陆诤大皇子的手段。

这皇位,终究是落在了陆诤的头上。

消息传来时,母亲正抱着才刚满二岁的我,与父亲煮汤圆吃。

我当时才三岁,十分懵懂,听着父亲和母亲的对话,却什么都听不懂。

时光荏苒,一晃,又过了三年。

我母亲和父亲在钦州这偏远小县待了足足七年,相互恩爱,二人琴瑟和鸣,在我印象中很少有争执吵架的时候。

都七年过去了,大概连我母亲都已经放松了警惕,以为七年前的那一天,不过是少年偶然的荒唐。

直到某日春日的清早,父亲突然收到了京中传来的一道圣旨。

竟是新皇给父亲晋升了。

从八品县令,升为了正六品的翰林院修撰。

回京前一夜,母亲不知为何有些不安,她犹豫道:「不如你先且北上,我还是留在这吧,专心照顾株儿。」

彼时我不明白母亲为何要留下,我拉着她的手撒娇:「母亲,我也想去京城看看,安姐姐说,京城可漂亮了!」

安姐姐是隔壁员外的女儿,时常跟着安员外走南闯北,与我说起外头的繁华。

她说京城漂亮,我便心生向往。

父亲揉了揉我的脑袋,对母亲道:「还是与我一起上京,你们若不在我身边,我心底空落落的。」

母亲纵然隐约不安,却又觉得是自己胡思乱想了。

如今她都已经是三十余岁的妇人了,还是臣妻,当年的小世子已经成了高高在上的天子,何种貌美女子不曾见过?又岂会对她一个不再娇艳的妇人念念不忘。

母亲大概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太过可笑,当夜便收拾了行囊,踏上了回京的路。

  • 1

推荐阅读